【綠色殯葬】學習遺物處理 遺愛人間

2021-10-07

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形容,「遺物是曾和逝者一起行動的影子。」當摯親離世後,如何整理逝者滿屋的遺物,也是一門學問。因遺物本身牽涉了很多複雜的感情因素,需慎重處理,避免留下遺憾。這次,編者找來了香港寧養社會工作者學會的會長兼註冊社工吳宇峰(Phoenix),跟我們分享了「遺物處理三部曲」和一些例子,希望能讓喪親者作參考,在丟掉的選項以外,還可以選擇用更環保的方式好好處理逝者的遺物,並能藉此走出傷痛,重新獲得向前走的動力。

第一部:保留最具紀念價值的物品

Phoenix 建議喪親者可以先行整理一些心目中最具紀念價值的物品,如把結婚證書、戒指等收藏起來,好好保存。

第二部:將遺物捐贈他人

一些不太重要的物品,如電器、家具、書本等,Phoenix 一律建議把它們捐贈給社企、慈善或大學機構。他舉例,曾有一名逝者在抽到公屋單位「上樓」後不久便因病離世,他在臨終前付託前妻,希望把家中的電器捐贈他人,減少浪費,遺愛人間。 另一例子則是 Phoenix 在台灣讀生死學研究所時所遇到的事例:逝者的契媽邀請了契女的學弟妹、閨蜜一同整理遺物,讓他們把與逝者擁有共同回憶的物品帶走;而教科書跟參考書則捐贈給學校和家境較為清貧的學弟妹,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
與其把逝者的遺物統統丟棄,倒不如把仍然簇新的物品轉贈他人,以鼓勵重用文化。

第三部:善用「遺物轉化」服務

Phoenix 提議,在丟掉剩餘的物品前,可再三思考有哪些遺物可以用「遺物轉化」的方式,改造成家中的日常用品,既能延續對逝者的愛,亦能減少垃圾的數量,一舉兩得。


逝者的衣物可改造成化妝袋和布袋等體積較為細小的物品,讓喪親者隨身攜帶。

專訪原文:

https://www.metropop.com.hk/%E7%B6%A0%E8%89%B2%E7%94%9F%E6%AD%BB%E8%A7%80-%E5%AD%B8%E7%BF%92%E9%81%BA%E7%89%A9%E8%99%95%E7%90%86-%E9%81%BA%E6%84%9B%E4%BA%BA%E9%96%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