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認識@癌病人問:“我都無食煙飲酒,為甚麼我有這個病?”

_20160519_180433

家訪的時候,病人最常見的一句說話

就是:“我唔食煙,又無飲酒,點解會有呢個病呢?”

也許我們需要重新認識

“人”是甚麼

我們是不是一粒石頭?

當然不是

所以,我們所謂的健康,就只是物理上、身體上的健康嗎?

當然不是

我們是一種具備精神、心靈、情感的存在

如果認知上只有飲食健康這一環

那麼健康的光譜就變得嚴重貧乏

因為“人”的健康,還有

精神上的健康

心理上的健康

情緒上的健康

如果我們認識和相信身心互動系統

我們對健康的定義就會擴展起來

所以,寧養社會工作者和義工

同樣需要這種認知

與病人重新認識和回顧過去的精神、心理和情緒的健康狀態

以重新建構整全的健康生活

 

當癌症病人問是否可以康復,你會怎麼回應?

_20160519_225503

病人挨著黑色的沙發,淡淡地問:

“有無病人好似我咁,食下藥又停下,最後都可以好得返?”

從病人的眼神中

宇峰感受到,她希望從我口中

找到“希望”,有機會康復的希望

而這正是她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氣

宇峰聽到後,隨即閃出了數個念頭:

1)如果給與了“錯誤的希望”,是否會不道德?

2)如果否定了病人僅有的希望,是否太殘忍?

兩秒後,宇峰呼喚潛意識:

“請幫助我尋回真實的例子吧”

“H女士,阿峰曾探過一位病人,也是因為身體負荷不了藥物,所以食下停下,他也沒有做手術,因為他能與癌共存”

“對啊!為甚麼我沒有想過,其實能與它共存呢” H女士眼中閃出了光。

病人尋找希望(seek for hope)的背後,

是因為她想活下去的。

從“內在資源”中的

“行為”、“能力”、“心態/信念”方面。

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,H女士都試過了,但都沒有效。

所以生命的本能,驅使她去尋找最有力量的內在資源—-信念,有機會康復的信念。

希望,是使人活下去的力量。

願我們都能成為光,點亮自己的生命,也然亮別人的希望。

 

 

 

如果我日後到了天堂,好想給您一個大擁抱@社工寧養四步曲

_20160518_232435

“Y婆婆,系呢段日子,我真系好開心識到您”

已經進入臨終狀態的婆婆

深呼吸了一口氣

“嗯,Y婆婆,我知道您聽到的

我想跟你說聲

好多謝您

好多謝您一直支持阿峰的活動

最深刻有一次活動烏龍了

你還一直幫阿峰講好說話

鼓勵我

我覺得你是一個很好的人

很照顧我們這些後輩”

其實宇峰一直講,淚水就一直想要湧出來

每一句都得停頓一下

否則一哭,我就知道我會講不下去

“我很愛你

很感謝呢段時間認識到你

我地有好多美好,同埋開心的時光

您放心啊

子女都系你身邊

慢慢放鬆就可以了”

宇峰離開安寧病房的時間為5:45pm

第二天早上回院

從email看到

Y婆婆在6:00pm

在子女和孫兒的陪伴下

安詳地離世了

“阿峰,好多謝您呢段日子,帶比我媽媽這麼多歡樂,好多謝你為媽媽拍了這麼多照片,這本相薄做得好好,我也沒有意識要為媽媽拍些照片;媽媽最後聽完你跟她講話,孫仔孫女都道別後,就好平安地離去,真系好多謝您。” 病人的兒子。

親愛的Y婆婆你好嗎?

在天堂看得見老朋友嗎?

我開始想念你了

謝謝你總是支持我們的活動

最深刻的是,你鼓勵我們:

“阿峰搞活動,一定得上去的

你唔去,人地唔搞的啦”

謝謝你總是為宇峰說好話

我愛你

約定日後天在堂見囉

好想給你一個大擁抱

在對與錯之外

_20160516_234210

錯誤

可以是一種成長和學習

 

但是

是誰在對與錯之間

畫下了這條界線?

 

如果今天就要死了

對與錯 還那麼重要嗎?

 

我就只想去擁抱心愛的人而已

時間與焦慮@疾病的起源

_20160507_213204

為什麼趕急的生命形態

牽引了讓我們停下來的疾病?

正是心理上的時間感的限制

使我們產生了焦慮

而發現真實的時間只有當下

就是最大的療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