薯餅@臨終關懷

NA201606282340140091-01-000000000

到麥當奴吃個薯餅,對我們來說,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。但是,對長期住院、久久未能回家、身體虛弱的癌症病人來說,到戶外吃一個薯餅、吃個一懷念的味道,卻是那麼的遙遠。

一位比宇峰年小3歲的癌妹妹說著:

“峰哥哥你可以買個薯餅比我當早餐吃嗎?我不要吃白粥和叉燒包”

“好呀,就在我家樓下嘛,明天就買給你吃啊!”

第二天的早上,宇峰買了薯餅:

“要趕快把薯餅從袋子拿出來啊,不然會痴住個袋囉~”

“哈哈,你吃薯餅這麼有經驗啊!”

“一定系啦,我同你一樣咁鍾意食薯餅”

她吃了一口白粥,再咬了一小口薯餅

“真系好好味呀,我好耐無食過薯餅啦,好懷念這種味道”

德蘭修女的教誨,此時此刻在宇峰的心裡迴響著:“以愛行微小之事”,願我能繼續、永遠去實踐您的教誨。

以生命照相冊作生命回顧(Life review)@臨終關懷

NA201606272307590012-01-000000000

因為手機數據爆了,所以今早回到公司,才看到一位關係很好的伯伯的外籍陪人姐姐,在凌晨00:11的時候發了一個錄音whatapp

“Fung, he is gone……”

不久,外籍陪人姐姐來到6/F,就痛哭起來了,牧靈前輩安慰著她,宇峰也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。

就在上個星期五,宇峰下班後去看伯伯,心裡就知道很可能是最後的一次見面和談話了。

伯伯一直都有參加我們舉辦的“生命照片冊”活動,照片冊一直放在伯伯的床頭,宇峰就與伯伯一起翻閱相冊,一起回顧過去的種種趣事和快樂,期望伯伯能帶著一些美好的回憶離開。

宇峰團隊的夥伴,也有很深的感受:“以後好似再也沒機會跟她(陪人姐姐)聊天了,因為我每次落病房,都會跟她聊天。”

“我想她同樣唔捨得您的,可能會唔習慣冇你同佢傾計的”

生死的工作,總是帶給我們真實活著的感覺、感受,去珍惜、去愛。

親愛的伯伯,宇峰很喜歡您,很開心能認識您,您常常說我這個小夥子很聰明,其實我很笨的啦,老是撞板;您總是讚我很會挑衣服穿,我也笑說著是女朋友給我挑的啦;還有還有很多很深刻的回憶,真的很多謝您,伯伯,約定了啊!當我上來的時候,至少要給我一個大擁抱吧!永遠祝福您!

每一次,都是最後的一次@寧養社會工作團隊經營/ 寧養義工

DSC_9984

珍惜每一個相處的時刻,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,這會否是做最後的一次,這是寧養社會工作,所教曉宇峰的正面訊息。

 

無論在寧養社會工作團隊經營,或是寧養義工隊的發展,宇峰都很喜歡分享這心裡感受,因為我們身處的是生死的工作,心處的也是生死的態度,這是對生命的珍惜,也是對同事和義工哀傷調適的心理建設。

沒有了SQS,沒有了FSA,之後呢?@寧養社會工作團隊經營

_20160625_215252

沒有了SQS,沒有了FSA,之後呢?之後更需要的是自我規律(self- discipline),使宇峰更珍惜直接服務(direct service)、與病人相處的時刻,要了解病人的需要,與他們同行,關係的建立永遠是社會工作的核心。

很深刻的是,宇峰到病房探望剛剛入院的病人後,返回正在進行活動的樓層,電梯一打開,當中的一位院友婆婆便開心地說:“嘻嘻,我就知道你系度、你會來”,帶著喜悅的心工作,工作就不再只是工作了,她帶給宇峰很多寶貴的感受與回憶。

所以,宇峰常常跟夥伴開玩笑的說,我地寧養社會工作團隊的其中一個工作“要求”就是—喜悅地工作,種下善種子,因為我們相信漣漪效應。

建立團隊的視野(View)使命(Mission)和價值觀(Value),身體就有了靈魂。

最甜美的西瓜@兼談“陪人”的哀傷調息

NA201606211957200030-01-000000000

下午家訪後,宇峰都會習慣回院,見見院友才下班,今天快要變成一灘雪糕的時候,牧靈前輩分享了院友陪人姐姐所送給我們吃的西瓜,進一步要被融化了~

 

在家庭治療的角度來說,陪人姐姐或先生都是病人的照顧者,也是我們關顧的對象之一。 因為很多時候,陪人姐姐或先生,所接觸病人的時間,往往可能比家人的照顧時間還要多。

 

宇峰曾經見過一位陪人姐姐,看著他的僱主身體情況一直轉差,在我們的對話之,她痛哭起來,細說著與僱主之間的關係,僱主對他如朋友一樣,他已經照顧僱主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了,所以他們之間有很深的關係,這段關係的哀傷是肯定的、也是需要被表達出來和照顧的。

 

所以我們的團隊,在日常的工作中,很有意識地與陪人姐姐或先生建立良好的關係。一但當病人離世的時候,我們就能作出深度的安慰和支援, 成為一種同理的存在、同理的陪伴者。

臨終場域心願樹的延伸性@ 社會工作團隊經營

NA201606201718280031-01-000000000

今天很開心、很感恩,因為同事的努力被看到了。

 

同事為香港防癌會創作了 一棵心願樹,心願樹的旁邊,還放置了一些精美的心願卡和毛毛鋼條,方便院友或家人探訪的時候,可以為親人寫下一些祝福和感受。

 

因為從表達性藝術治療的角度來說,除了病人的情感,家人的情感也是需要表達出來的。尤其是在臨終的場域,病人和家人們可能更需要希望和情感的表達,因為他們面對的正正是言語難以表達的生離死別。

 

我們看到某位病人的兩個孫子,在精美的心願卡上,為婆婆寫下了祝福的句子,並掛在她的床頭上。

 

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,與婆婆聊聊他的孫子。當婆婆談到他的孫子時,總是笑得甜甜的。

 

在社會工作團隊經營方面, 宇峰很願意聆聽和鼓勵同事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創意,讓服務變得更多元化, 身邊能有千奇百怪想法的好同事,是一種福氣唷~ 願我們的團隊一起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