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華人社會帶“欣賞”主題的小組?@癌症病人支持小組

DSC_7006

今天病人支持小組的主題是“欣賞”。

 

為什麼要“欣賞”呢?可能是因為這個世間已經有太多的批判了,如果我們連自己都要批判自己,那不是很慘嗎?如果我們相信身心互動系統,自我批判、責備往往是對自己的一種憤怒,難道不是在焚燒自己的身體麼?

 

在華人的社會,並不是很習慣“欣賞”或是“讚賞”,就好似可愛的小嬰兒,傳統老一輩都不給我們稱讚他們“可愛”,因為老一輩的會覺得“會贊壞”、“BB會小氣”,導致將來長得很醜。在華人的社會,“稱讚”和“欣賞”自己,就會變成“自負”、“驕傲”,反而“批判”是高高在上的。

 

所以,我們的小組設計,是先安排“欣賞”一位認識的人(有列有不同優點的工作紙),可以是親人、朋友、或是不認識的人也可以。然後,作一種延伸性的連結:

 

“你覺得自己身上,有哪些地方,是跟你所欣賞的人的優點是相似的呢?”

 

如此一來,分享就容易許多了,有一位院友在活動結束後說:

 

“原來我有這麼多的優點呢!”

 

在看這篇文章的您,最欣賞自己的地方又是什麼呢?

當臨終病人跟你說看到特別的東西,你會怎麼回應?@臨終關懷

DSC_6977

有時候,臨終病人會跟我們說,一些我們平時看不見的東西。

 

CH女士說:“上個星期六我返左屋企呀!”

 

“返左屋企啊,覺得點呀?”

 

“唔系好訓到教,都系系呢度舒服d”

 

“聽到你話訓唔到,可以話比我聽因咩訓唔到啊?”

 

“我見到很多撲克牌,系我面前走來去,又見到教堂,又有人煮飯,我要幫手,只手動來動去,所以訓唔到”

 

這個時候,你會怎麼回應CH女士?

 

“那是幻覺來的!你唔洗理他們!”(唔系好合適的回應)

 

“系真唔系呀!系咪你想太多!?”(唔系好合適的回應)

 

“肯定系你以前鐘意賭錢,所以見到撲克牌啦!”(唔系好合適的回應)

 

“我聽到你講,見到撲克牌、教堂、有人煮飯,你要幫手,所以訓唔到”(同理心回應)

 

“系呀”

 

“如果你想講,您可講多d比我聽嗎?”

 

當我們聽到超出理性範疇,或是我們不認識的東西時,可能第一時間就會落了判斷(judgment),例如“假的”、“幻覺來的”,就在落判斷的一刹那,同理心就丟失了。

 

後來,CH女士在敘述中提及了她所關心的事情,就是“煮飯”——擔心自己死後,丈夫會不懂得煮飯(不懂得照顧自己),所以每個週末都堅持出院回家,就是在家中教導丈夫煮飯。然後我們一起討論食譜的製作——送給丈夫的最後禮物。

最後的晚餐@臨終關懷

_20160817_234233

如果行政工作太繁忙,宇峰會下班後到病房探訪院友,因為趕急的存在狀態,病人是會感受到的, 而具備“當下”的陪伴素質,是宇峰最重視的。

護士姑娘說:“ 阿峰,你快啲去睇下BJ婆婆啦,佢已經有幾日唔肯食嘢呀”

“ 好的,我依家去睇下BJ婆婆”

BJ婆婆躺在床上,眼睛撐得很大。

“BJ~”

“ 你又嚟做乜嘢呀?”

“ 我咪又嚟搞住你囉~”

這個時候送飯的姐姐剛好來到,把飯餸放在BJ婆婆的桌子上。

“ 你想唔想食飯呀?”

BJ婆婆想自己嘗試坐起身,但因為手不夠力所以沒有辦法將自己撐起身來。

“ 幫我較高啲鋪床丫”

“ 好呀,我會慢慢教,你覺得夠高嘅時候就話畀我知啦”

宇峰把電動床背部的位置升高後, 將活動茶几推近BJ婆婆的身前。

BJ婆婆嘗試遞起右手,希望自己可以拿起筷子食飯,可是她沒有這個力氣。

“ 唉,我真係好折墮”

“嗯,阿峰聽到你講話好折墮,可以話比我聽點解咁講呀?”

“ 依家乜都要人幫”

“嗯, 你希望可以自己做到,唔使人幫系咪”

BJ婆婆點點頭。

“ 其實我好樂意的,你唔好嫌我笨手笨腳就得㗎喇~  嗯,你想唔想食飯呀?”

“想呀”

“ 咁不如餵你食好唔好?”

“好”

宇峰就慢慢的把星洲炒伊麵,放在匙羹的前端,方便BJ婆婆吃進嘴裡去。

BJ婆婆一啖一啖的慢慢吃,最後竟然把整個星洲炒伊麵都吃掉了。

而這正是宇峰與BJ婆婆最後相處的時光,其實或多或少,宇峰已經有所感覺,這很可能是彼此最後的相處時光了。

BJ婆婆,謝謝你給我機會去服侍你,宇峰也沒有遺憾了。

永遠愛您、祝福您的阿峰

給BJ婆婆@曼陀羅的祝福

_20160816_234650

親愛的BJ婆婆您好嗎?

今天回到中心,打開電郵的時候,才知道你已經離開我們了,但宇峰心裡仍然有一些說話,很想跟你說的。

好多謝呢段日子認識到你,你總係好玩得,我都冇見過一個婆婆,可以好似你咁古靈精怪,成鬼日喺度搞笑,你串下我,我串下你嘅日子真係好開心。

有一段日子,見住你身體嘅情況轉差,見到你唔開心,宇峰心裏是很擔心你的,所以每晚放工後都落嚟攪住你,你唔好嫌我麻煩就得㗎喇,有時候講下爛gag,有時候靜靜的坐在你床邊的紅色椅子。

答應過你的,總算都做到啊!都算唔話得掛~ 記得你好想要一隻牛嘅毛公仔,你仲分享到以前係耕田生活,有一隻牛,落雨天嘅時候就失收。點知原來牛嘅毛公仔係好難搵,因為迪士尼人物入面,都冇乜公仔喺牛嚟嘅。最後就梗係用淘寶啦, 希望你會鍾意呢份牛毛公仔禮物。

牧靈嘅姑娘友同我講呀, 知道在外國生活的兒子,整晚都陪住你,陪著你離開,宇峰就很安心了,因為我好知道你掛住個仔,好想見佢最後一面,知道你最後的心願都達成了。

其實呢幾日我都有來看你的,但知道你很痛 ,見你瞓得好冧,就無叫你,想你好好休息。

牧靈嘅姑娘還說你最後幾日還整古做怪呀, 護士姑娘餵完你食藥,轉個頭你就伸條脷出嚟,原來粒藥仲喺條脷上面,真係無你符呀~

好啦,我唔講咁多喇,雖然好唔捨得您,知道您好走就得了,第日系天堂記得找我頂嘴呀,我會掛住您的。(你實會話有咩好掛住姐~)

嗯,還有多謝你請我食的奇華餅。

同您一樣古靈精怪的阿峰

當父母不願意通知哥哥見剛離世的妹妹最後一面,我們當如何關顧?@臨終關懷

 

IMG_20160817_23374229歲的癌症小妹妹已經離世了,年輕的丈夫在病房外,小妹妹的母親伏在病床邊哭著。

“阿姨,我系阿峰”

“嗚……阿峰,阿峰,嗚……你來了”

“系呀,阿姨,我系度,阿哥呢?”

“阿哥佢未知道呀”

“好唔好通知哥哥來,見最後一面?”

“ 唔好呀!唔好打俾佢呀!”

“阿姨,我聽到你講話唔好打畀阿哥, 你好似係擔心阿哥知道個消息,係唔係?”

“嗚……系呀”

“ 可以話比我聽你最擔心阿哥嘅係乜嘢?”

“ 我擔心佢會暈低、驚佢趕過來會有意外……嗚”

“ 我聽到你話擔心阿哥會暈低,驚佢講過來會有意外,我也同樣擔心的”

“系呀”

“ 我哋同樣都一樣咁愛錫阿哥, 我哋都唔想阿哥見唔到阿妹最後一面,成世人都有遺憾同內疚,系咪?”

“嗯”(點頭)

“ 不如我請阿J(小妹妹的丈夫) 打畀阿哥同佢講, 我都會喺度的,我會等到阿哥一齊來,陪他見妹妹最後一面,好唔好”

“嗚……好”

在臨終場域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們,如果家人 趕不及前來醫院,見逝者的最後一面,這將會帶來很多的情況,例如內疚和遺憾:“ 點解你哋唔通知我見妹妹最後嘅一面! 我見唔到妹妹嘅最後一面了”。因為這種傷痛和遺憾 是難以逆轉的,因為再也沒有機會了。

作為一位臨終場域的社工,當我們有這種認知,我們就有一種責任,去告知家人種種的情況和可能,盡量去減低和避免日後不必要的內疚和遺憾。

“阿哥,我知道你很錫妹妹, 所以我請阿J通知你前來見面會嘅最後一面”

阿哥用力的握著宇峰的手:“多謝您呀,多謝您通知我”

宇峰拍了拍他肩膀,然後一起到小妹妹的房間,一起整理小妹妹的物品。

病人選擇與出生一樣的日子和時間死亡@家人哀傷療癒與敘事治療

_20160716_215712

生命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,生命中往往有許多解釋不到的巧合。

有一位離世病人的女兒跟我們說:

“ 阿媽走個一日,我實在係太傷心了,我都沒有發現到…… 當我拎住阿媽張死亡證嘅時候,我睇到阿媽走嘅日子同時間,同阿媽舊曆生日嘅時辰八字係一模一樣。我就知道呀媽要揀嗰個時候走,因為喺佢在世嘅時候佢,好怕啲仔女唔記得佢嘅生日。 所以阿媽係專登揀呢個日子同時間,等啲仔女記得佢。”

“ 所以聽到你講,阿媽係知道自己要走了, 她選擇呢個日子同埋時間走,你對阿媽呢個選擇有咩睇法?”

病人的女兒紅著眼睛說:“ 我知道呀媽係好想我哋去錫佢,我會記得佢既生日的”

“ 所以阿媽也同樣很愛你哋、唔捨得你哋的”

在臨床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,在世的親人往往會透過生死故事的敘說,來協助自己渡過哀傷。而社工的角色,就是順著家人敘說的故事,疏引情感的表達,協助家人把故事背後隱藏的正面訊息敘說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