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約11:00,宇峰進入1樓的3人病房時,看到一位約5歲小妹妹,乖乖的坐在椅子上。
「小妹妹您好啊,我係呢度搞活動玩架,您叫咩名啊?」
「我叫MY」
「您今年幾歲啊?」
「5歲半」
「啊,妳5歲半了,咦?點解得您一個人0既?您爸爸媽媽呢?」
「佢哋去咗醫院呀!」
「係呀,佢哋去咗覆診啊,我佢哋睇住個女先」3人房另一位病人的太太說。
「謝謝您幫手呀CL太太」
「嗯,所以您在等爸爸媽媽回來啊?」
「係啊」
「嗯,咁您一個人係度做咩啊?」
「無野做啊?」
「嗯,咁您悶唔悶啊?」
MY小妹妹點點頭(小朋友的真誠很可愛)
「嗯,咁您鍾唔鍾意玩公仔?峰哥哥有好多毛公仔啊~」
MY小妹妹遙遙頭
「嗯,那麼您喜歡畫畫填顏色嗎?」
「鍾意」
「嗯,咁MY妹妹您等峰哥哥一陣啊,我去攞填色冊給您」
鄰舍的互助,不一定在屋邨住戶間顯現;在病房中,也有著珍貴的互助出現,病人家屬與家屬之間,互相支持、互相幫忙,更是難能可貴,就好像在屋邨中,「隔離鄰舍」1 互相幫忙顧小孩一樣。
後記
這令人回想起,昔日的舊屋存鄰舎文化,就例如小學的時候,放學跑回家,家裡卻沒人,因為媽媽去了買餸煮飯,這個時候,對面的嬸嬸就是我和妹妹的救星。嬸嬸會請我們到家裡坐,請我們吃小餅乾,等媽媽回來。鄰里互相顧小孩的互助情懷,現在好像越來越小了,能在醫院病房看到這一幕,真的很感動。
註1:是廣東話口語,不是要「隔離」鄰舍,「隔離鄰舍」是左鄰右里的意思,「隔離」有「旁邊」的意思,例如「隔離位」就是指「旁邊的那個位置」。
圖片來源:file:///storage/emulated/0/Download/tutorial.jpg